返回

文豪1978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而皇之又抬了出来。

    但这次跟之前的情况不同,之前林朝阳是因为这篇文章被文学界一大批人痛骂,而这回,他的文章却被许多人奉为了圭臬。

    反思文学的风正逐渐兴起,作为最早在公开媒体上提出这个概念的人,林朝阳的《牧马人》也顺理成章的被许多人归到了反思文学的队列中来。

    另外还包括茹志鹃的《剪辑错了的故事》、张一弓的《犯人李铜钟》、方志的《内奸》等一批作品。

    前后不到一年时间,因为一篇文章,林朝阳刚挨完骂又开始受捧,这事既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反讽意味,又充满了魔幻主义的荒诞不经,让每一个熟知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忍不住发笑。

    “不过要说《牧马人》是反思文学也没什么问题,这篇小说的反思精神超越了单纯的宣泄和控诉,即便是放在反思文学当中也当得起是一面旗帜。”崔道义赞许道。

    这两年伤痕文学蔚然成风,以揭露和批判嗡嗡嗡期间的社会悲剧和个人苦难为主要内容,其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自然不可否认。

    相比伤痕文学更加情绪化的宣泄,反思文学的思想性和哲理色彩要更浓厚一些,对于社会体制、文化传统和人性弱点也不单纯的止于报复性的批判,而是具有更加理性的剖析和反思。

    这两者很难说孰优孰劣,但两者的流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了几分新旧交替的色彩。

    林朝阳以《牧马人》一篇小说横跨两种文学思潮,在文学界许多有识之士看来,颇有几分传奇性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种变化可能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关注到。

    只不过文坛总有一些好事者,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有吃瓜心理,才让这种讨论有了市场。

    “光凭着这份见识,朝阳就比如今文坛的绝大多数人高出了一个层次。”崔道义感叹着说道。

    王扶点了点头,“确实有见识,最主要的是有胆识,敢于表达态度。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!”

    她又说道:“昨天我听荣大吹说,他们拿到了林朝阳新写的小说,还是长篇。”

    王扶口中的荣大吹,是《当代》的编辑荣世辉,人文社的资深编辑。因为热爱吹牛,才得了这么一个雅号。

    “啊!”崔道义惊讶的出了声,“长篇?这才几个月?”

    “我当时也纳闷,据说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写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崔道义再次惊讶,“不到一个月?抄也没那么快吧?荣大吹的话听听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可他一想到林朝阳写出了新小说,自己却不知道,还被《当代》给截胡了,心里就一阵难受。

    “太快了,这也太快了!”崔道义自己嘀咕了好一会儿,又问王扶,“知道小说写的什么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荣大吹就说是意识流文学。”

    “意识流?他怎么写起这个了,这个流派国内可没人写吧?”崔道义感觉自己今天不停的在惊讶。

    “谁知道呢?年轻人接收知识的速度快,总是有些新奇想法。”

    崔道义跟王扶聊着天,长吁短叹,满心遗憾。

    数日后,章德宁一脸喜色的跑到燕大图书馆。

    “朝阳,你的《牧马人》得奖了!”

    “什么奖?”

    “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啊,《人民文学》办的那个奖啊!”

    章德宁的话没有出乎林朝阳的意料,她这个时间点来报喜,只能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评奖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不高兴?”章德宁见林朝阳脸色平淡,忍不住问道。

    “没不高兴啊,挺高兴的。”林朝阳说道。

    得奖他确实挺高兴的,不过因为之前就预料到《牧马人》大概率会得奖,所以那种初听得奖的喜悦和兴奋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表现在脸上就多少显得有些波澜不惊,看在章德宁眼中,觉得林朝阳这是在故作矜持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佳作频出,以后恐怕要拿奖拿到手软呦!”

    “奖项哪有那么好拿。”

    《牧马人》是发表在《燕京文艺》上的,评奖结果刚刚出炉,自然得由章德宁这个责任编辑来通知林朝阳。

    “光说得奖,有奖金、奖品没?”林朝阳问。

    “我就猜到你得问。”章德宁自诩已经摸透了林朝阳的脾气和喜好。

    “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如果没有在《人民文学》上发表过,《人民文学》会予以转载,后续人民文学出版社会给获奖作品结集出单行本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请获奖作者们到燕京来开会,每个发给纪念性奖状……”

    章德宁提到《人民日报》转载作品和结集出版对林朝阳来说是个好消息,他可以连着收获两笔稿费,不过纪念性奖状这种就没意义了。

    “挑点重点的说。”他提醒道。

    章德宁白了他一眼,知道他所谓的“重点”是指跟物质相关的奖励。

    “获奖作品按照一、二、三等奖,分别给予一百元、八十元、六十元的奖金或书籍。”


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